• <small id="uavyo"></small>
  • <i id="uavyo"><pre id="uavyo"><samp id="uavyo"></samp></pre></i>

      首頁
      校園新聞
      電子郵件
      一站式服務大廳
      我校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初見成效、亮點紛呈

      前言: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教育改革和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部署,我校自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高職院校建設項目自立項以來,堅持系統規劃、有序推進,著力推動課程思政與專業教育同向同行、深度融合,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并形成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2023年,我校“課程思政示范校建設項目”(下稱示范校項目)正式立項。經過一年半的建設,各部門有序推進,在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改革、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項目建設任務完成率達到84%,其中62%完全完成,33%部分完成。

      【制度保障】

      示范校項目獲批后,學校成立項目工作專班,構建“黨委領導、教務牽頭、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出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指導意見》,明確4個子項目、12個重點任務及100項具體措施。

      【黨建引領】

      項目創新打造“黨建+課程思政”融合模式,推動“鏈上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資源創新。

      ? 智慧黨建云平臺:建成覆蓋全校的數字化黨建教育系統,實現課程思政資源一鍵共享、教學效果實時監測。

      ? “鏈上黨建”資源庫:圍繞智能制造、現代服務等5大專業群,開發思政案例庫、教學視頻庫、紅色資源庫等特色資源庫,首批上線19門示范課程,服務全校學生教師8000余人。

      ? 品牌項目培育:國家級“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通過驗收;“深海探珠”計劃推動100%博士教師參與基層掛職,形成“理論-實踐-反哺教學”閉環;“老帶新”傳承計劃實現全覆蓋。

      【內涵發展】

      課程建設成果豐富:建成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60門(含省級10門),立項教改項目70項(省級4項),認定省級典型案例4個,14篇教學論文獲省級以上期刊收錄。

      教學模式創新:開發“三育融合”課程體系,將體育、美育、勞育元素融入專業教學,完善“學校-學院-專業-教師”全鏈條課程思政教學質量與監控體系,規范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實踐類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學生實踐】

      “立德樹人”是所有項目開展的落腳點,也是檢驗項目建設成效的試金石。我校以課程思政示范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為抓手,在學生成長成才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

      ? 學生以科技報國為己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團隊在各項職業技能競賽中斬獲國際/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400余項,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22項,全國高職院校“發明杯”大學生專利創新大賽累計獲獎25項,凸顯課程思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用。

      【學校學生團隊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高職組“財經商貿賽道三-互聯網+國際經濟與貿易組”賽項中獲金獎】

      【學校學生團隊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高職組裝備制造賽道一-智能焊接技術組賽項中獲銀獎】


      ? 教育教學傳承紅色基因,國防教育入心入腦。2023年,我校榮獲廣東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學生獲廣東省第一屆征兵宣傳比賽三等獎、第四屆廣東省學校國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動國防教育典型案例二等獎和國旗護衛隊比賽三等獎,充分彰顯了國防教育與大思政結合的成效。

      ? 創新構建“藝術浸潤+思政鑄魂”育人模式,榮獲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優秀展播作品1項,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反走私創作大賽獎項3項;化妝品201班團支部入圍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最具好作風TOP100;“立志·修身·博學·報國”主題教育、國防教育類、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暨“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挑戰杯”等省級以上獎勵200余項。

      3CEFF

      【質量監控】

      ? 質量評價體系:構建“教師自評-學生互評-專家評審”AI智能評價機制,涵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監測指標,覆蓋教學設計、課堂實施、學生反饋等環節。

      ? 校企協同育人:依托包裝智能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2個行業共同體,聯合華為、比亞迪等頭部企業,校企共建“思政實踐平臺”,開發“崗課賽證”融通課程,推動思政教育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

      【三個強化】

      ? 強化政治意識。全體教師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戰略意義,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教學全過程,杜絕“重專業輕思政”傾向。

      ? 強化“三主”功能。教師是“主力軍”:要求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思想自覺,加強對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不斷提高思政育人能力。課程“主戰場”:課程要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明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類課程的區別與聯系,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課堂“主渠道”:課堂教學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探索課程思政有效融入方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加強AI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強化任務導向。各建設部門要進一步研讀項目任務書,在完成任務書規定動作基礎上,還要“主動加壓”,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出發點,不斷豐富課程思政建設內涵,力爭取得更為豐富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

      【突破難點】

      ? 聚焦思想認識問題:開展教師課程思政專項培訓,提升老師的思政認識和政治站位,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水平。

      ? 聚焦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問題:充分利用好聯合體、共同體等校企聯合育人平臺,深入開展“深海探珠”計劃,不斷挖掘本地思政元素和不同課程類型思政主線,優化課程內容供給,改革教學方法。

      ? 聚焦評價和激勵機制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監督檢查機制,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重要內容。


      展望新的一年,我校在省級課程思政示范校建設中,將繼續錨定“大灣區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定位,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這三個關鍵要素,大力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打造高職課程思政“火炬樣板”,為大灣區培養更多“品行高、專業強”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撰稿:仲晨

      編輯:鐘嘉妍

      責編:李海霞、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教務部


      2025-05-26 09:54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_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_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_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1. <small id="uavyo"></small>
    2. <i id="uavyo"><pre id="uavyo"><samp id="uavyo"></samp></pre></i>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日韩亚洲欧美国产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性欧美在线se |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