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師者如光,星火成炬。在我們身邊,除了在三尺講臺和實訓車間外,還有一群堅守基層一線、默默耕耘付出的老師——在“百千萬工程”的浪潮中,他們毅然奔赴中山市各鎮街的田野鄉間,以實際行動在解難題、促發展的征程中,將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技術落到人民需要處,用專業和智慧助力鄉村振興,詮釋職教人的使命擔當。
這既是師者的堅守,更是育人的升華。今天,讓我們聚焦學校派駐各鎮街參與“百千萬工程”的教師群體,了解他們的故事和感悟,致敬這些奔赴基層的閃光力量!
人物名片:廖蔥蔥,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副教授,從事職業教育34年,擁有高級管理會計師、總會計師資格證書。發表論文20余篇,曾主持省、市、校級課題10項,連續多年指導學生參加多項省市級技能競賽獲獎;曾三次被評為中山市優秀教師。2025年4月30日至今參加中山市“百千萬工程”鎮村工作隊,掛點包村:火炬高新區民眾街道新建村、民平村、義倉村和裕安村。
“環境黑點”攻堅戰:從“不忍直視”到“不忍破壞”
廖蔥蔥所在的鎮村工作隊,每名隊員負責掛點包片3-5個村。她負責掛點包片新建、民平、義倉和裕安4個村,這幾個月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推動“環境黑點”整治。
“什么是‘環境黑點’?它可能是堆積了幾十年的衛生死角,是村民房前屋后廢棄的破棚爛屋,是蚊蠅滋生的污水溝渠。”廖蔥蔥說。起初,面對這些環境“頑疾”,她和其他村干部一樣感到頭疼。整治工作遠非一聲令下那么簡單,它涉及村民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復雜的鄰里關系甚至是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為了深入推動這項工作,廖蔥蔥和隊員們拿著“一村一任務清單”,一個個點位去跑,一次次上門做宣傳、親自動手示范。但過程不乏曲折——有的村民不理解,認為工作隊“多管閑事”;有的家庭確有實際困難,比如孤寡老人無力清理……“但正是這些困難,讓我看到了基層干部的不易與智慧。”廖蔥蔥說,“一位村干部曾對我說,做農村工作急不得,要像煲老火湯一樣,得用耐心‘熬’?!?/span>
【廖蔥蔥在基層工作的筆記本】
廖蔥蔥表示,基層干部解決問題的方法充滿了“民間智慧”。例如,他們先是發動黨員帶頭先清理自家,然后是駐村工作組每周常態化的愛國衛生運動,還有寒暑假學校組織志愿者隊伍幫忙清理。當她看到曾經的垃圾堆變成了小菜園,破舊的棚屋拆除后視野一片開闊,村民傍晚在新清理出來的空地上散步聊天時,那種成就感難以言表。
【廖蔥蔥(左一)到民眾街道義倉村參加環境改造工作協調會】
“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村莊回歸它本該有的干凈、整潔的模樣,讓村民的生活環境從‘不忍直視’變為‘不忍破壞’?!?最終,廖蔥蔥參與推動四條村圓滿完成了上百個“環境黑點”的整治,并為第二批典型村以優異成績通過省級復檢打下了堅實基礎。
“強村公司”與“夜經濟”:鄉村脈搏的新跳動
駐村期間,廖蔥蔥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推動非典型村成立“強村公司”。她表示,這種村辦“公司”并非為了趕時髦,而是為了給村集體打造一個“造血”器官。她掛點的民平村與咖啡品牌的合作,新建村與科技服務公司排灌合作就是生動案例。
她介紹,村集體不是簡單地出租物業,而是以村集體的“強村公司”身份,用場地和資源入股,按銷售額分成。這意味著村集體收入與項目效益直接掛鉤,倒逼村委和工作隊去研究市場、思考如何引流、如何提升產品吸引力?!拔覀儠黄鹩懻撜猩逃媱?、logo設計、包裝理念、社交媒體宣傳等工作,這完全顛覆了我對‘村集體經濟’就是收租金的傳統認知?!绷问[蔥說。
【民平村夜市美食街】
同時,工作組指導村委嘗試盤活閑置資源,發展鄉村“夜經濟”。夜幕降臨,村里的文化廣場亮起燈,小食攤飄香,孩子們嬉戲打鬧,年輕人聚在一起聊天,原本寂靜的鄉村夜晚被激活了。廖蔥蔥認為,這束微光不僅帶來了人氣和經濟收益,更重要的是它重新凝聚了鄉村的煙火氣,讓鄉村的夜晚也有了溫暖的脈搏,這正是他們駐村推動“百千萬工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涉河違建”與“環鎮路”:在法與情之間尋找平衡點
基層工作不僅有“建”,更有艱難的“治”。調研和推動涉河違建治理是廖蔥蔥和村“兩委”們這段時期最“硬核”的挑戰?!斑@些違建的背后,往往是一個個具體的家庭故事。”她說,“比如,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老人,當年把宅基地讓給兒子蓋新房,自己卻在河邊搭了個簡易棚屋,一住就是幾十年。”
面對這些復雜情況和現狀,廖蔥蔥深刻感受到,簡單的“一刀切”拆除指令無法下達執行。“我們的工作更多地變成了深入調研和溝通。”她說,“既要堅決維護法律法規和防洪安全這條底線,又要充分考慮當事人的實際困難,經常需要聯合民政、住建等部門,努力為村民尋找合法且妥當的安置解決方案?!?/span>
這個過程讓廖蔥蔥深刻體會到,基層治理不是在辦公室執行條文,而是在法與情、公與私之間,尋找那個最能被接受、最能解決問題的平衡點。同樣,推動環鎮路積水坑洼的修繕,聽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對每天必經此路的村民來說,卻是天大的事。“我們一遍遍向有關部門反映、協調,只有當工程隊進場施工時,路旁村民露出微笑,才是對我們工作最珍貴的肯定?!彼f。
從職業學院教師變成駐村干部,廖蔥蔥表示這段經歷是她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實踐課”——“基層一線、社區和鄉村,我看到了書本理論在現實中的復雜應用,看到了我們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在基層的廣闊天地中何其重要?!彼f,“無論是農產品冷鏈物流、農產品深加工,還是電商直播、文創設計,都需要大量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支撐?!?/span>
【廖蔥蔥(右一)到民眾街道新建村了解環境改造規劃情況】
同時,她看到更多的是基層公務員和鄉村干部的真實狀態:他們是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矛盾調處的“第一道防線”。他們工資不高,事務極雜,常?!?+2”“白加黑”,受委屈是家常便飯,但他們的韌性、智慧和那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最樸素的情懷,令人敬佩……這些都是廖蔥蔥在基層一線工作最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感謝學校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以火炬職院一份子的身份,來到基層最前線參與到‘百千萬工程’中。”廖蔥蔥說,“當我返回學校時,我將把這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帶回課堂,讓我的教學更接地氣、更有溫度。同時,我也希望大家更多地關注和支持‘百千萬工程’,運用我們的知識、技術教好我們的學生,這正是鄉村振興最迫切需要的新鮮血液?!?/span>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徐恒濤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
2025-10-12 14:52
校園查號臺:0760-88291180學校辦公室電話:0760-88291180招生咨詢電話:0760-88291862繼續教育咨詢電話:0760-88291245,88291719
版權所有 ?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中山港大道60號|郵編:528436|網站管理員信箱:xinxizhongxin@zstp.cn|粵ICP備10009013號